项目动态 > 热腾美育

不评价对错,激活孩子的自信

时间:2023-05-24 09:43:38来源:热腾公益 原创点击数:1234

图片

英杰戏剧课


频繁搬家转学,缺乏固定的朋友伙伴,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给予高质量的亲情陪伴和家庭教育,同时伴随着孤独、厌学、自卑、焦虑和负面的自我评价等问题出现,是部分流动学生真实的写照。

针对这些情况,英杰戏剧课以“原创舞台剧”作为教学目标和成果,引导学生用戏剧表达心声,释放个性,认知自己,转化自己,实现以艺术之美滋养心灵。

3月至今,英杰戏剧课在蒲公英学校已经进行了9次课程。随着课程进行,孩子们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收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部分案例(当事人均为化名):


01

图片

不评价对错,激活孩子的自信


小婷的父母在京以拉货为生,一家三口住在城中村一间矮小逼仄的屋子里。小婷放学之后没有玩伴,她唯一的好朋友是个同龄男孩,男孩去年随家人转学到了河北廊坊,每月回来一趟。这段友谊给予她莫大的慰藉。

图片

志愿者去家访的路上

图片

小婷的居住处所


小婷的语文基础薄弱,升上四年级之后,她对拼音还没有完全掌握。主科课上的大部分问题,小婷都难以回答,所以很少举手发言。怯弱自卑的她,是老师眼中的“小透明”。在戏剧课上,学生只需展现个性,不用担心对错,这让小婷感到没有压力,故而表现得落落大方,活泼开朗。


图片

课堂上的小婷(左三)


志愿者在家访时鼓励她把语文学好,用更为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内心所想。那次家访之后,语文老师反馈小婷的学习热情高涨了许多。


02

图片

让舞台聚光内心梦想



小伟父母是河北农民出身,在北京务工多年。疫情期间,家境的艰困让母亲备受打击,有时得借助药物控制情绪。母亲时常提醒小伟:“看我眼神不对你就跑。” 这两年,小伟在家里学会了察言观色和快跑。

前几次戏剧课,很少见小伟发言,也不爱上台。他坐在最后一排,捧着书,低着头,暗中支着耳朵,留意老师在讲什么。志愿者通过家访得知他喜欢看戏剧类视频,鼓励他争取机会多上台。

家访之后,小伟在课上变得活跃起来。他乐于分享二战时期德国的武器发明情况,介绍每种武器的型号和性能,并在纸上画出这些武器的细节。舞台上,当他如数家珍般介绍脑海中的武器库时,一张小脸熠熠生辉。

图片

志愿者在小伟家家访

图片

小伟在撰写他的台词


03

图片

以原创之名,畅所欲言



2022年4月,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戏剧课首次被列为艺术课程标准。英杰戏剧课,以原创舞台剧为指向,为孩子们设计了不同占比的教学内容。

图片

英杰戏剧课教学内容


戏剧课占比最大的是学生个人讲述,这为舞台剧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学生可以虚构故事,也可以分享个人亲身经历,畅所欲言的同时,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及时反馈。学生个体、集体、老师三者之间得以自然联结和深度沟通。这是戏剧课在帮助学生释放个性,舒缓负面情绪,施展想象力等方面所能提供的广阔空间。

图片

志愿者与戏剧课部分学生合影


您一起来上课


2023年上半年,英杰戏剧课计划在蒲公英学校共开课12次。戏剧老师带着基本框架上课,注重聆听与交流,注重将学生引导至放松自信的状态,再进行联合创作。6月9日是本学期最后一次课,我们将它设置为公开课,课上会播放学生在课上成长的纪录短片,全体学生也将进行汇报演出。我们诚邀六名伙伴出席公开课,如果您愿意到现场体验英杰戏剧课的魅力,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报名参加(最后结果请以工作人员通知为准):


图片




本文图文为热腾公益志愿者原创,著作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使用请与热腾公益联系。



图片
图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