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21 10:16:35来源:热腾公益 原创点击数:921
英杰戏剧课
周五下午两点五十,蒲公英学校戏剧社团的孩子们早早就坐在图书馆阶梯教室里等候着。几个男生伸长脖子,频频扭头盯着图书馆大门。忽然,男生马更(化名)大喊一声:“老郑来了!” 孩子们争相冲向大门,簇拥着戏剧老师郑旭走进教室。
01
每周一次的戏剧之约
在孩子们心目当中,每周五的热腾戏剧课是他们最放松最快乐的时光。师生经过上学期的亲密相处与合作,这学期携手进行即兴式的戏剧创作。孩子们丝毫没有压力,他们发挥着儿童的游戏天性,在矛盾强烈的情节设置里认真玩耍着。郑老师偶尔请假的课堂上,孩子们甚至会一笔一划地写下对“老狗”(郑老师饰演的角色)的心里话。
给故事里的角色“老狗”写信
02
戏里戏外的平衡
在郑老师扮演的角色和旁白引领下,孩子们沿着课题组设置的情节线索推进,在情境里分组讨论,学习与团队中的其他人沟通,学习与不同群体共处。故事里,共同生存危机下,作为角色的他们勇于担当,开动脑筋,纷纷出谋划策,商讨如何尊重全体利益,如何团结协作,学习如何平等、理性去讨论。
然而,即便是在故事里,孩子之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摩擦和情绪。有时激烈的情绪直接冲击故事情境,导致学生的思考和交流难以进行,故事情节停滞不前。针对这种状况,课题组随机应变,当即决定停止情节推进。
师生正面讨论学生的情绪表现,郑老师启发孩子们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情节无法推进;为什么自己的思考难以进行;如果在现实生活里,任由情绪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讨论,郑老师即兴调整故事方向,让学生根据达成的共识去推进情节。
03
心得体会:从围观到参与剧情
本学期戏剧课程已开展六次,社团负责张老师和两位志愿者陆续被邀请到戏剧情境里,参与主持角色的小组讨论。她们从旁观到参与,经过不同身份的切换,会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蒲公英学校戏剧社团负责人张春莉老师
“上学期的戏剧课主要围绕认知自我和情绪释放。本学期主要围绕讨论,如何团结协作解决问题。但孩子们在戏剧课上的表现却仍是轻松的,因为戏剧课没有给孩子们带来压力和负担,他们可以放松地做自己。”
志愿者刘薪岳
“听张老师讲,这些孩子不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戏剧课上的表现。课题很严肃,课程很轻快。我惊讶于他们对末世题材的思考深度,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有童言无忌,有少年老成。我读出了他们心底的温良与柔软。看着他们,会畅想他们未来的样子,希望他们能避开成长道路上的坑洼和泥泞。”
志愿者小栗子
“离开小学校园已经快20年了,来到蒲公英学校,见到活力满满的学生们,一下子把自己拉回了快乐的童年。几次戏剧课,和孩子们在课堂中针对角色和即兴故事做了很多深度交流。时而一张张笑脸,或害羞或调皮,让我感受到他们的纯真烂漫,是专属于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可爱的青涩。时而一句句富有思考的发言,又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年纪的孩子们知识面的多元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在每一堂课上,也能感受到老师把自己置身其中,平等的交流和互动,谆谆善诱,以朋友的视角慢慢和孩子们一起推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04
偏重教育的戏剧课
热腾戏剧课以“戏剧”为教学方法,助力改善乡村儿童、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戏剧课通过师生联手原创舞台剧,在不同的戏剧情境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及时发现问题,借助戏剧情境转化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整合教育。
据悉,热腾戏剧课近期将会结合在北京、青海玉树地区的教学情况举行专门的教学汇报研讨会,与社会各界人士探讨如何提炼戏剧课教学模式,以利益更多的学校和孩子。
热腾·嘉基金1+1助学诚邀您
做乡村孩子成长的陪伴者
用一份爱心,成就一个未来
本文图文为热腾公益志愿者原创,著作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使用请与热腾公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