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08-21 23:15:25来源:热腾公益 原创点击数:32
热腾美育
2025年8月11日-15日,热腾公益与青海语言文化艺术创研中心、西宁市湟源县教育局合作,以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为主题,在湟源县池汉小学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戏剧夏令营。
湟源县位于西宁以西,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藏文化和汉文化的结合部,史称“海藏咽喉”,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地。
本次夏令营由戏剧老师司徒志岚、马东溆主导,带领20名小学生从湟源县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现实生活里挖掘素材,排演两部原创小舞台剧《语梦同行》《再见桃花源》。依照剧本设定,师生在舞台上构建了多个交流语境。孩子们在富有趣味性的戏剧排演中逐渐加深对推广普通话的意义理解,提升了对普通话的掌握程度,并提高了在日常生活场景当中使用普通话的积极性。
小舞台剧《语梦同行》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青海某大学生推普志愿队到湟源县开展志愿服务为背景,编创了志愿队与当地自主创业的乡村青年联手举办多民族直播平台,学习普通话推销非遗文创产品,帮助乡村手艺人致富的故事。本剧注重融合湟源县特有的多民族元素与非遗手艺,通过普通话与方言的直播效果对比,让学生了解到普通话利于社会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为了演好直播带货的乡村青年角色,两个小主演连着看了两晚的直播节目,对直播语言和动作的掌握堪称熟练。
《再见桃花源》是对《桃花源记》的续编,从现代人角度出发,借助AI翻译机器人,让现代人与使用古汉语的桃花源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双方对彼此世界的好奇弥合了语言不通产生的鸿沟,最终携手走出桃花源,投入到更广阔多元的世界里。本剧参演学生对AI翻译机器人这样的高科技角色饶有兴趣,自行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情节点。了解到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提升互联网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之后,学生们有意识地纠正自身普通话当中的发音习惯。
本次夏令营得到了青海语言文化艺术创研中心主任、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海龙教授大力支持与指导,王教授对故事结构、表演细节提出诸多建议,有效改观了剧目的品质。湟源县教育局德育科张晓云主任、池汉小学祁儒裬校长、赵晓慧副校长也为排演积极筹措道具服装,包括向当地非遗展馆借调非遗文创精品、向学生家长征集手工绣品,甚至亲手为演出制作服饰。
参与方的分享:
戏剧老师马东溆:
他们胆子小、声音低、语速快,我有时候需要一个翻译,有时候还需要多问他们几次才能听明白。不过这些都无法掩盖孩子们对戏剧的热爱。他们一大早就排着队,把昨晚写好的故事给我们看。他们会告诉我们,要注意表情管理,剧情既要大胆想象也需要符合生活逻辑。在我心里,他们都是普通人,却是珍贵的普通人。
戏剧老师司徒志岚:
在这次夏令营里,戏剧点燃了每一个人,甚至摄影志愿者最后都成为了导演,投入到戏剧创作当中。大家因为热爱与专注,引发了集体创作的“奇迹”。孩子们由一个青涩学生磨练为角色本身,站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看似我们在排戏,实则立足于戏剧探讨了一些人生话题,师生之间的情感和精神就这样传递着。
学生芦婧:
通过这次夏令营,我认为自己学会了表演,学会在每一个舞台行动中感受角色的动力和情绪。
学生李增悦:
我在本次夏令营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专注”。还有一个小小的收获,那就是跟老师们在一起非常快乐!
摄影志愿者施永:
当一个角色给到孩子时,他已经把他全部生命都注入到角色当中来了,这让我很感动。
摄影志愿者刘柏麟:
我是一个高三刚毕业的学生,来到湟源看到这样一群学生排演戏剧,感到非常幸福。而《再见桃花源》这个故事,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反思点,反思自己当下的生活状况,这是戏剧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在老师引导下,孩子们慢慢放开,在角色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把自己变成这个角色,能够以“角色的全新目光”看待自己和生活,真是令人惊讶的过程。
热腾美育在2024年秋季学期与全国中小学戏剧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在玉树州两个教学点开展戏剧双师课堂,项目同时进行了戏剧实证测试与研究,以《少数民族学前幼儿汉语能力测验(藏族卷)》作为核心测评工具进行了四个对照组实验。在工具研发过程中,整合《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等权威文本的核心指标,经由专家团队多轮审阅与修订,最终形成具有文化适切性的测评体系。经过2024年秋季学期的戏剧课研究结果证实:戏剧对于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能力提高具有非常明显的干预效果。
于是,热腾美育进一步探索能够融合地域文化特点,以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戏剧活动,用戏剧这种教学方式普惠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特别鸣谢:
青海语言文化艺术创研中心主任 王海龙
湟源县教育局德育科主任 张晓云
湟源县教育局德育科干事 马浩伟
大华镇池汉小学校长 祁儒裬
大华镇池汉小学副校长 赵晓慧
诚邀您
做乡村孩子成长的陪伴者
用1份爱心,成就1个未来
热腾美育是北京热腾公益基金会联合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艺术院校和社会各界资源,为乡村儿童设计出校园美育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包括戏剧项目、音乐项目等。通过3+1模式即硬件支持、教师赋能、社团开展,经由教师把美的种子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怀着一颗善美之心健康快乐地成长,促进学生美育素养的全面发展,改善校园美育环境。
本文图文为热腾公益志愿者原创,著作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使用请与热腾公益联系。
热腾公益秉承“汇聚热情 升腾善心 给人欢喜 给人希望”的理念,立足北京,重点关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热腾助学、热腾助老、热腾助医三个公益项目体系,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探索乡村振兴中的公益创新模式。感谢各位对热腾公益的支持,愿与您携手公益慈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