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0-10-04 17:23:22点击数:1592
雪山、草地和孩子的心
——写给《雪域童画》公益画展的前言
雪域高原,神秘而又迷人,为都市中囚居的我们所向往。高原的天分外蓝;离人最近的云,也如魔术师一样变化万千。雪山、草地、土拨鼠,还有牦牛和藏獒,一切都充满神奇的诗意,带着高原所无法复制的壮美。雪域高原的大美与洁净,在孩子们一双双清澈如泉的眼睛里是怎样的世界呢?
当外面的世界慢慢通过电视、手机步入他们的生活时,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习俗与文化的独特之处?他们是否知晓自己民族艺术的伟大之处,并热爱传统藏族艺术的造型与配色之美?他们又是如何描绘这片高原净土以及那里的生活的?他们是否了解自己其实是生活在某种意义上的天堂之中?而我们的“帮助”是否真的尊重了他们的习俗和文化传承?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通过一次隔空画展,来开启雪域孩子们的艺术之旅,希望在彼此的互动中,最终找到“答案”。
雪域童画组委会
2020年10月
此次线上展,我们特别邀请了八位艺术界专业老师来做入围作品的遴选工作(详情回顾,请点击链接:《雪域童画》公益画展——以美为名,一场艺术家与高原儿童的隔空对话)各位老师从收集来的118幅作品中精心遴选出24幅可爱的画作,并为自己喜欢的作品配了评语,希望可以带给小朋友和观者们一点启示。其实每一幅画都不忍淘汰,老师们都看到了大家各自的闪光之处。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在其他渠道展示小朋友们更多的诚意之作。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若干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师,来参与此次展览的再创作。我们将在下一期展示艺术家与孩子们用作品带来的对话,也希望通过这些再创作的作品可以带给小朋友们一些新的思路和视野。
【卓玛的歌】
作者:卓玛才吉
作品尺寸:297mm×420mm
曲麻莱县巴干乡寄宿制小学五年级
评委寄语:这幅画是一首歌,一首歌名为《卓玛》的歌。你听:
草原的风 草原的雨
草原的羊群 草原的花
草原的水 草原的姑娘……
啊 卓玛
啊 卓玛
草原上的姑娘卓玛啦……
草原上的格桑花
你把歌声献给雪山哦
养育你的雪山
你把美丽献给草原…………
在大屏幕上看着这幅画,脑海里回响降央卓玛唱的这首歌,早已置身其中了……(何忠)
【摩尼宝】
作者:代吉卓玛
作品尺寸:190mm×190mm
曲麻莱县曲麻河寄宿制小学四年级
【宝相花】
作者:格登措
作品尺寸:297mm×420mm
曲麻莱县叶格乡寄宿制小学六年级
评委寄语:这是一幅既特别又自然的画作。说特别,是我感觉作者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了象征手法,用盛开的宝相花以及结出的纷繁多样的极具吉祥象征的花朵和果实来表现企盼吉祥的情感,对于小小年纪的作者而言真让人惊讶。说自然,是我看到了这幅画里隐约流露出的唐卡表现语言的装饰意味,这种文化基因的自然显露更让我惊叹不已。(何忠)
【黄河源】
作者:松杰
作品尺寸:210mm×297mm
曲麻莱县麻多乡寄宿制小学
【玛尼堆】
作者:当正文毛
作品尺寸:210mm×297mm
曲麻莱县麻多乡寄宿制小学二年级
评委寄语:潦草的笔法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显示出高原的粗狂之美和小画家豪放的天性。涂鸦的色彩具有丰富的层次,排布在近景和远景之内,使画面显得整体性很强。同时可以看到,远景中未着一色的祥云,与红色的太阳形成对比关系。近景中色彩丰富的玛尼堆与造型精准的牛头骨,与周围的粗狂散乱形成对比关系。整个画面具有动中有静的节奏感,带有强烈的表现性色彩和民族风。(赵盼超)
【山河】
作者:文秀南加
作品尺寸:210mm×250mm
曲麻莱县曲麻河寄宿制小学六年级
评委寄语:文秀南加小朋友的画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使用的纸看起来很像作包装用的无纺布,很特别,这种柔软的纸在邮寄过程中因为折叠产生了自然的放射状线条,很像某种强烈的光线,从画面右边倾泻而出,很立体很奇特。画面的构成非常简单,山、水、太阳。而这个小朋友的表达方式近乎一个非常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家。画面的用色很个性化,太阳是土黄色,山脉是黝黑的,一条蜿蜒的河流画成奇妙的深红色。这样的色彩搭配天然高级又具有神秘个性。黑色铅笔和彩色铅笔的笔触效果也很流畅洒脱,充满动感的线条让人想起文森特·梵高,反映出小画家自信和毫不犹豫的个性。这幅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我相信这是一种原始和天然的艺术才能。(小暇)。
【花枝俏】
作者:才忠
作品尺寸:190mm×260mm
曲麻莱县曲麻河寄宿制小学四年级
评委寄语:这个孩子有非常好的构图意识和造型意识,画面的主次关系处理的也十分恰当。草原的地平线在画面接近三分之二的地方,下来一点是一条水平的河流,接着一条自左上通向右下端的直流打破了平行的布局,使画面的布局有了黄金分割般的均衡美感。画面右下方的一棵和站在树枝上小鸟极富装饰性,树上开着不同形状的奇异花朵,花和鸟的造型都十分耐看,使这里成为画面的中心。云朵的处理富于动感,让人感觉云在天空飘动,云的造型统一中富于变化,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把云朵画成黑色。总之,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绘画天分的孩子。(甄明舒)
【感恩】
作者:吾色卓玛
作品尺寸:210mm×297mm
曲麻莱县约改镇寄宿制小学一年级二班
【高原夏花】
作者:旦巴文毛
作品尺寸:297mm×420mm
曲麻莱县叶格乡寄宿制小学六年级
评委寄语:文毛小朋友用简单的线描勾勒出高原夏天的色彩,油绿的草地,纯净的湖水,洁白的云朵,遍地的小草花……在高原一年四季只有短短夏季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色彩,其他三季只有纯净的雪白色。(徐玉珊)
【想家了】
作者:曲才仁
作品尺寸:297mm×420mm
曲麻莱县叶格乡寄宿制小学六年级
评委寄语:这张画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那群羊,羊群前进的方向自然延伸到纸外,目光似乎随着阿爸啦和羊群也动了起来。流淌的溪水和和岸边的草地野花的静形成另一组对比,帐篷顶部炊烟袅袅,阿妈啦在家做着饭呢,太阳暖暖地照射在这片纯净辽阔的草原上……孩子用恰到好处的留白画出了诗意的游牧生活。(徐玉珊)
【那朵绽放的心花】
作者:旦正加
作品尺寸:297mm×420mm
曲麻莱县叶格乡寄宿制小学
评委寄语:一朵花,就这样倔强、恣意地开放在一只小小的花盆里,那花盆,大概是藏地特有的黑陶吧,乌乌的质感,如同高原人一样质朴、踏实;花儿的生命力呀,是最旺盛的,它兀自开放着,也不管是不是会有人欣赏。
正是这张自然单纯的画面带给我如此感受,画面虽然只画了一支花,但是对花朵的表现却非常有性格,色彩的运用也是欢快饱满的,花盆采用黑色,正衬托出花朵的艳丽。这是一支有表情的花儿,它开心地绽放,让人看了欢喜。画面留白的效果以及把主题夸张地摆放在正中的构图,真的是非常棒的审美呢。旦正加小朋友画的应该是他心里最开心的那朵花吧。(肇文兵)
【牦牛】
作者:白玛仁增
作品尺寸:210mm×297mm
曲麻莱县麻秀村寄宿制小学五年级
【花园】
作者:东赛卓玛
作品尺寸:260mm×370mm
曲麻莱县曲麻河寄宿制小学三年级
【夜空】
作者:尕松多杰
作品尺寸:260mm×370mm
曲麻莱县曲麻河寄宿制小学
【太阳花】
作者:玛尼加
作品尺寸:190mm×260mm
曲麻莱县曲麻河寄宿制小学三年级
评委寄语: 玛尼加小朋友对于色彩珍惜、克制地使用,从而使白色不仅作为背景而更作为彩色参与到画面整体关系中来。这种色彩处理方式可能与雪域的印象有关吧!(王乐耕)
【我是一个小女孩】
作者:白玛永吉
作品尺寸:190mm×260mm
曲麻莱县曲麻河寄宿制小学四年级
【溪水唱着歌流向东方】
作者:俄金措吾
作品尺寸:297mm×420mm
曲麻莱县巴干乡寄宿制小学五年级
【万物】
作者:求加才仁
作品尺寸:297mm×420mm
曲麻莱县巴干乡寄宿制小学五年级
评委寄语:求加才仁小朋友用数以万计的笔触虔诚地再现山川、河流、草地、房子等世间万物,气势恢弘;用最简单的疏密关系区分近景、远景和山的层次,稚拙而执着。(王乐耕)
【一起看日出】
作者:布毛
作品尺寸:297mm×420mm
曲麻莱县巴干乡寄宿制小学五年级
【白塔】
作者:达哇松保
作品尺寸:210mm×297mm
曲麻莱县秋智乡寄宿制小学三年级
【我有一匹枣红马】
作者:松杰成林
作品尺寸:190mm×260mm
曲麻莱县秋智乡寄宿制小学二年级
评委寄语:
小小的马儿啊,
你慢些跑,
高原上的小主人啊
也要跟你一起奔跑。
跑到山顶上,
看夕阳落日,
跑到山谷中,
听藏音诵经。
看到这幅此次参选作品中最小画幅的作品,上面的画面就在我脑海中出现了。小马的造型实在是太棒了,它是如图案一样的单纯表达。马尾的舞动画得很自然,马的姿态也很精彩,尤其是那一只前蹄的处理,让这匹马儿的步伐看起来欢快又轻松,感受到它正在享受着高原上的自由。色彩的单一,更突出了图案化的装饰意味。画面虽小,却有表现力。(肇文兵)
【你好】
作者:仁增卓玛
作品尺寸:180mm×190mm
曲麻莱县多秀寄宿制小学
评委寄语: 孩子的作画条件非常简陋,从练习册上撕下一页做画纸,画具就是简单的铅笔和蜡笔,这几乎是我们童年时的作画条件。但简陋的条件掩不住孩子纯净的心灵对美好的表达。一座大山占据了画面相当大的位置,难得的是山的处理有了结构意识,层层叠叠的山峰簇拥着主峰,山上开着美丽的花朵。天空的云朵很有装饰性。相比之下,人物和房子都很小,看得出大山在孩子的心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大山、草地、河流、花朵、蝴蝶,这些都是孩子心中美好的事物。(甄明舒)
【家园】
作者:曲措
作品尺寸:190mm×260mm
曲麻莱县多秀寄宿制小学
【帐篷家】
作者:公保多杰
作品尺寸:297mm×420mm
曲麻莱县巴干乡寄宿制小学五年级
评委寄语:初次看到这幅画并未引起我太多注意,后来画面中心的黑色物品引起了我的兴趣,在仔细观看后我不禁赞叹,以前的西藏记忆一下被唤醒了,这就是在牧区十分常见的黑帐篷啊!小朋友把固定黑帐篷的绳索和木桩都做了严谨交代,画得十分具有典型性。记得藏族朋友曾介绍说是牦牛毛编制成的,防雨抗风。画右还有一个有藏式纹样白帐篷,加上山川河流,白云艳阳,这都是最常见的藏区草原风物,也是这位小朋友眼里最美丽的家乡,更是一幅最朴实率真的写生(刘以鸣)
写在展览后面的话
这实在是一次特殊的展览,透过小朋友稚拙的画笔,我们有机会了解当地儿童的心灵世界与艺术教育的现状。孩子们都是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美术”训练的,他们也实在没有什么齐备炫酷的画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真实,原生态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没有图画纸,没关系,那就用家里的一张无纺布包装纸吧,展开来,铺铺平,就画了起来;没有那么多彩色的画笔,没关系,那就用最朴实的色彩表现眼中真挚的世界吧。
其实,学过绘画的人都知道,那种最初的、无所顾忌的创作冲动,才是艺术中最珍贵的东西。孩子的自由想象、稚拙纯真与无所畏惧,才是儿童美育中最应得到守护的部分。至于其他手法、技术,在这个阶段实在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而受到鼓励和支持,并继续充满不可抑制的兴趣“画下去”,才是孩子在此时最该有的一种认知世界与表达内心的状态。
儿童时期的审美教育对人的一生实在是太重要了,而雪域高原的孩子们,他们其实有着属于自己得天独厚的审美环境。首先,这种天地有大美的境界是无法替代的,自然是最好的美育老师,向大自然学习,这是所有艺术家都应该经历的最重要的一堂课;其次,藏民族文化特有的审美传统是无比珍贵和优秀的宝藏,希望高原的小朋友未来都能够珍惜并发掘、发展这一份美的传承。美育,不止于美,她更是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甚至宇宙的观察、理解与关照,审美的背后其实是对人心的关照,也是一种慈悲与智慧。
希望通过这次小小的线上展览,可以开启未来通往雪域高原的可持续美育之路。路很长,我们刚刚起步,未来可期,大家一起努力。
未完,待续。
本文图文为热腾公益志愿者原创,著作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使用请与热腾公益联系。
北京热腾公益基金会(简称热腾公益)成立于2018年7月,基金会专注于资助贫困助学,帮助贫困患者诊疗,救助贫困孤寡老人,扶助孤儿等慈善项目;致力于集中公益资源、提升公益项目的效率和专业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北京热腾公益基金会以“汇聚热情、升腾善心”为宗旨,本着“诚信、透明、公正、有效”的原则,坚持“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的理念,严格遵守《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及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等,积极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义行善举中不断积累道德力量,为社会稳定,国家强盛和平,人人诚信与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